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作为大气的组成成分之一(约占0.04%),CO2是自然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调节起重要作用。
在人类生活环境中,CO2浓度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当密闭空间(如办公室、教室、车内)通风不足时,人体呼吸会导致CO2浓度升高(正常范围约400-1000ppm);若浓度超过1500ppm,可能引发头晕、注意力下降等不适;长期处于高浓度环境(>5000ppm)则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实时监测CO2浓度对保障室内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健康家居”“智能环境”理念的普及,CO2监测技术已深度融入我们的日常场景:
空气净化设备:联动净化器,根据CO2浓度动态调节风速,平衡净化效率与能耗;
新风系统:实时感知CO2浓度,智能启停新风装置,避免“无效通风”;
智慧家居:与空调、加湿器等设备协同,打造“会呼吸”的居住空间;
车内环境:监测密闭车厢内的CO2水平,预防驾驶疲劳,守护行车安全;
商业场景:用于商场、教室等公共空间的空气质量评估,助力健康管理。
在这些场景中,传感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感知力”。
目前市场主流的CO2检测技术包括非色散红外(NDIR)、电化学、半导体等,技术优势对比如下:
技术类型 | 测量精度 | 使用寿命 | 稳定性 | 抗干扰能力 | 成本 |
NDIR | 高 | 长 | 强 | 抗温湿度干扰 | 适中 |
电化学 | 中 | 短 | 差(易衰减) | 易受气体干扰 | 低 |
半导体 | 低 | 中 | 差(易漂移) | 易受环境影响 | 低 |
对比可见:电化学与半导体技术虽成本低,但存在寿命短、稳定性差等缺陷;而NDIR技术(非色散红外)通过检测CO2对特定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寿命长等优势,是CO2浓度检测的优选方案。
美思先端MTP60-A是一款基于NDIR技术的单通道CO2传感器,针对室内环境监测需求优化设计,核心优势如下:
长期稳定性优势——NDIR 传感器的稳定性基本取决于光源,在光源无异常的情况下 NDIR 的异长期稳定性相对于其他种类的气体传感器极其优异。
测量浓度范围宽——NDIR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检测被测气体特征红外吸收波段的红外能量大小,其信号特点是:无被测气体时,信号强度最大,浓度越高,信号越小。测量浓度可以达到 10000PPM。
内置“双校准体系”——默认7天一次的自校准(可调整周期),自动修正长期漂移;支持手动校准,用户可根据需求快速调整精度。即使经历运输、安装等环节的波动,也能快速恢复最佳状态。
低功耗+多接口,适配无压力——平均工作电流仅20mA,支持4.2V-5.5V宽电压供电,适配电池或低压设备;提供UART、IIC、PWM三种输出接口,兼容各类主控芯片(MCU),开发对接更灵活。
抗干扰+高可靠,环境适应性强——经高温高湿储存、高低温冲击、模拟运输振动等8项可靠性测试验证,在-20℃~60℃、0-90%RH(非凝结)环境中仍能稳定工作,恶劣条件下表现依然出色。
检测气体类型 | 二氧化碳(CO2) |
测量浓度范围 | 400ppm~5000ppm(量程可定制到10000ppm) |
测量间隔 | 2s |
测量精度 | ± (50ppm + 5% 读数 ) |
响应时间 | T90=90s |
工作电压 | 4.2V~5.5V |
电流消耗 | 250mA 峰值电流;5mA 谷值电流;20mA 平均工作电流 |
自校准周期 | 自校准周期默认7 天 |
通讯接口 | UART /IIC/PWM |
工作环境 | 0~50°C;0~90% RH(无凝结) |
对MTP60-A二氧化碳传感器有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我们了解更多产品细节,共同推动智能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