钽酸锂(LiTaO₃, LTO)和锆钛酸铅(PZT)是两种最常用的热释电材料,它们在热释电传感器领域各有优劣,应用场景也有所侧重。
核心参数差异对比
参数 | 钽酸锂(LiTaO₃) | 锆钛酸铅(PZT) |
热释电系数 | 中等 (约 0.2-0.4 µC/(cm²·K)) | 高 (约 3.8 µC/(cm²·K)) |
介电常数 | 低 (约 47) | 高 (约 180-1200,取决于配方) |
优值系数 (FOM) | 高 | 中等 |
探测率 (D*) | 通常更高 | 相对较低 |
居里温度 | 非常高 (~610°C) | 较低 (约 200-400°C,取决于配方) |
温度稳定性 | 极佳,在宽温范围内性能稳定 | 一般,性能随温度变化较明显 |
化学稳定性 | 优异,耐潮湿,不易老化 | 较好,但可能受潮解影响(需包封) |
机械强度 | 高,坚固耐用 | 较脆,易碎 |
材料成分 | 无铅,环保 | 含铅,存在环保和RoHS合规问题 |
成本 | 较高 | 较低,制造工艺成熟,成本优势明显 |
关键参数分析
1. 热释电系数 vs. 介电常数:优值系数是关键
· 热释电系数:衡量材料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荷的能力。PZT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其系数远高于LTO。
· 介电常数:影响传感器的电容。高介电常数会导致更大的电容,从而在电路上产生更大的约翰逊噪声,并影响高频响应。
· 优值系数:这是评价热释电材料综合电性能的核心指标。
常用的优值系数有:
· 电流响应优值 Fi = p / c' (p: 热释电系数, c': 体积比热容)。Fi 高,意味着单位温度变化产生的电流大。
· 电压响应优值 Fv = p / (c' * ε₀εr)。Fv 高,意味着单位温度变化产生的电压信号大。
结论:虽然PZT的p值高,但其εr也非常高,导致其Fv值通常低于LTO。LTO凭借适中的p值和极低的εr,实现了非常高的Fv,这使得它在高阻抗、高电压响应的应用中表现更出色,探测率(D*)通常更高。
2. 温度稳定性和居里温度
LTO的居里温度高达610°C,远高于常规工作温度。这意味着在从-40°C到+85°C甚至更宽的工业或汽车级温度范围内,其性能几乎不会发生变化,非常稳定可靠。
PZT的居里温度较低,其热释电性能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较明显的漂移。在要求苛刻的应用中,可能需要温度补偿电路。
3. 可靠性与环保性
LTO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吸潮,不易发生“老化”(性能随时间衰减),机械强度好,且无铅,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如RoHS)。
PZT 虽然性能良好,但含铅是其最大的劣势。在某些领域(如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的应用受到限制或需要豁免。
应用场景
钽酸锂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由于其高探测率、高稳定性和无铅特性,LTO常用于对性能和环境要求苛刻的领域。
1. 高性能红外测温与成像:
非接触式高温计:用于钢铁、玻璃、半导体工艺等工业过程的高精度温度测量。其宽温度范围和稳定性是关键。
热成像仪:特别是单元或少量像素的热电堆型红外摄像头,LTO是首选材料之一。
2. 气体分析:
NDIR(非色散红外)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CO₂、甲烷、氟利昂等。LTO传感器的高信噪比和稳定性,使得检测下限更低、精度更高,常用于环境监测、工业安全和高端HVAC系统。
3. 火焰探测:
工业火焰探测器,需要高可靠性和对特定红外波段的快速响应,LTO是理想选择。
4. 军事与航空航天:
导弹制导、红外警戒系统等。这些领域对器件的极端环境适应性和长期可靠性要求极高,成本是次要考虑因素。
PZT热释电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凭借其高灵敏度、低成本的优势,PZT在量大面广的消费和工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1. 人体移动感应:
这是PZT最最大量的应用。安防报警、自动灯、自动门、智能家居感应。PXT芯片成本低,能够很好地满足“检测有无移动热源”的需求,对绝对精度和温度稳定性要求不高。
2. 低端红外测温:
耳温枪、额温枪等消费级医疗设备。PZT的高输出足以满足±0.1°C左右的精度要求,且成本可控。
3. 能量收集:
利用废热发电的实验中,PZT的高热释电系数有利于在有限温差下产生更多的电荷。
4. 消费电子与物联网设备:
任何对成本敏感且需要检测温度变化或红外信号的应用,PZT都是首选。
总结
特性 | 钽酸锂 (LiTaO₃) | 锆钛酸铅 (PZT) |
定位 | “高性能、高可靠性”解决方案 | “高性价比、经济实用”解决方案 |
优势 | 高探测率、高稳定性、宽温区、无铅环保 | 灵敏度高、成本低、工艺成熟 |
劣势 | 成本较高 | 温度稳定性差、含铅、介电损耗大 |
选择依据 | 当您的应用对精度、稳定性、信噪比和环保有严格要求,且预算充足时。 | 当您的应用需要实现基本探测功能,且对成本极其敏感时。 |
在热释电传感器的选择上,钽酸锂(LiTaO₃)与锆钛酸铅(PZT)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与应用哲学:钽酸锂以其高探测率、卓越的温度稳定性和环保特性,成为高可靠性、高性能应用的首选;而PZT则凭借其高灵敏度、成熟的工艺和显著的成本优势,在量大面广的消费与工业传感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的选择并非简单的优劣判断,而是基于具体应用场景在性能、可靠性与成本之间所做的精准权衡。
分享